心理学逐梦人

张天仪:解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通关密码

稿件来源:心理学系公众号 发布人:洪湉湉 编辑:洪湉湉 责任审核人:刘妍 系统审核人:李桦

 个人简介 

姓名:张天仪

本科专业:2017级心理学

绩点:3.8

雅思:8

(小分均达7)

申请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录取院校:

牛津大学(MSc)、剑桥大学(Mphil)、新加坡国立大学(PhD)、阿姆斯特丹大学(MRes)

        在2021Fall留学申请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能够获得心满意足的offer,离不开我前期的规划和努力,也离不开老师和机遇的加持的成分。以下我将分享我认为我能获得这些offer,最关键的两点,可以分为①可以人为努力的部分、②需要寻求加持的部分。

 

01 可以人为努力的部分 

 语言、GPA是基础 

第一次雅思考试

2019年12月(大三上)

总分:7.5,口语:6.5

第二次雅思考试

2020年9月(大四上)

总分:8,口语:7

        语言是必过的关卡,建议在大三学期就通过语言考试,得到满意的分数。

        我的英语基础很不错,雅思备考和刷分过程很顺畅。口语主要跟着某国外大型视频网站雅思口语博主练习;写作有赖于平时心理学系的英文写作作业。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申请需求,有针对性地练习,避免盲目刷题,也要避免备考的时候把精力最充足的时间用于训练最擅长的题目(例如阅读题)。

        申请国外研究生通常需要较高的GPA,大学前三年应该努力保持可观的综合成绩。

 

科研经历要丰富 

       首先,心理系有大量课程科研项目,利用好每个课程项目,它们都可能为自己的履历增添色彩。同时,用英文写的期末项目作业可以很好地被作为申请外国学校时的学术论文。

        其次,心理系很早就为每位同学分配学业导师,各个实验室也很开放,建议大家尽早尝试,积极探索。例如,我从大一开始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心理学科研的探索,很早就接触了情绪心理学方向的脑科学实验。大二时,我旁听了多个认知、发展课题组组会,认识到自己对发展心理学方向的兴趣,并加入周晖副教授的课题组,开展和参与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包括第三点中的大创项目)。

        第三,大二时申请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经历,这是我第一次申请科研基金。外国大学会更重视学生用自己的科研想法申请经费支持的能力。而大创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为我的科研经历增色不少。

 

 实习经历要专业相关 

        我有三段实习经历。虽然不是在大厂,尽管实习经历在我的申请过程中权重不高(再次强调,特指心理学方向),但是我的实习都和心理学应用密切相关。有了这些经历,我才有资格、有依据在文书和面试中表达我对心理学不同领域的见解。

        作为参考,我的三段实习中,一段是管理心理学实习(为期8个月),两段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习(为期分别为5个月和1个月)。

 

 提前做好计划 

       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把握好时间节点。提前检索合适的项目,明确不同项目的开放时间、截止时间、要求等。例如,我在去年的5-8月一直反复检索不同学校的官网,筛选我喜欢的项目。

 

02 需要寻求加持的部分

 有分量的推荐信 

        在申请牛津、剑桥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材料中,老师的推荐信十分重要。

        2019年暑假,我到德国的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室做暑期科研助理(Research Assistant)。那期间,我完成了一个脑电预实验,从而获得了德国教授的赏识。他在推荐信中对我进行了很高的赞扬,不仅在申请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激励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暑期赴德国做科研助理

        十分荣幸可以给师弟师妹们总结一些小建议,祝愿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申请到理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