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 心育助教育,合力促振兴

发布人:管理员


心育助教育,合力促振兴

2023年2月26日,由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与云南省澄江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2-2023澄江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第二阶段正式开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物的全面丰富同样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回看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其中针对中小学提出要继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202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活动,其中要求要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课程缘起

以“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建学生支持工作网络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和国家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2022年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联合云南省澄江市教育体育局,在前期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和实施澄江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面向澄江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为期一年共计96学时的教育培训课程,与澄江市各单位共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模式。课程现阶段已顺利完成调研阶段工作(2022.02-2022.06)和第一阶段培训工作(2022.10-2023.01)。

2022年2月 李桦教授带队在澄江六中调研
2022年2月李桦教授在澄江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专题讲座
2022年6月李桦教授在澄江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专题讲座
线上线下课程培训

 

新心风貌

党建引领,立足文化视角坚定教育方向

新学期伊始,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的指导下,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党支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筹备、认真备课,保障了课程第二阶段的顺利开展。

在总体课程框架之下,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介绍、心理咨询助人工作三阶段要点等内容,第二阶段重点关注助人工作规范,讨论扎根中国大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帮助在地教师理解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学子,强调心理育人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胜任力。因此,第二阶段第一讲课程以“助人工作伦理:概述及文化反身性思考”为题,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党支部教师展开分享。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伦理讨论

 

课堂反馈

学员教师积极响应,校-地教师双向成长

澄江参与学员教师对课程反应热烈积极。课上认真学习、踊跃讨论,课后积极在学习群打卡课堂笔记,我们感受到了澄江教师们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中山大学与澄江教师们正在建立一种亲密的学术交流关系。

课程教师学习笔记

课程结束后,我们不断收到来自澄江教师的反馈,讲课老师们也会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和内容,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力求达成高质量的线上教学。

课程教师学习心得

 

结语  心心相映,以心智涵养促学生人格成长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广大乡镇中小学教师对于接受心理健康培训的迫切需要,也看到了心理教师对于学生生命的关怀与好奇。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党委的指导下,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党支部将进一步整合师资资源,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澄江市教体局的平台支持,积极接受广泛意见反馈,努力探索“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模式,以学生的心智涵养为核心切入点,助益当地学子心灵成长,为澄江乡村振兴工作尽一份“心”的力量。


 

本文转自“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公众号

转载编辑:符榕

初审:许俊斌

审核:刘妍

审核发布: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