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山大学孤独症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2018年11月17日,由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山大学孤独症研讨会”在中大学人馆顺利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介绍和探讨国内外关于孤独症的前沿基础研究和疗育体系。会议有36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高校教研人员、医务人员、特教老师、孤独症儿童家长和高校学生。
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教授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高定国教授分别做了开幕式致辞。中大心理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中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桦教授致闭幕辞。
出席本次会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的有William L. Heward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邹小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宋永宁(华东师范大学)、易莉(北京大学)、Neil Martin (国际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郭延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胡晓毅(北京师范大学)、武立(国际行为分析师)和廖旖旎(中山大学)。

2018中山大学孤独症学术研讨会领导和嘉宾合影

中山大学副校长 李善民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高定国教授开幕式致辞

中大心理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中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桦教授致闭幕辞
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场会议由中大附属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朱绘霖博士主持。在上午场中,William L. Heward博士从行为主义,特别是应用行为分析(ABA)的视角概述孤独症及其干预方法。

William L. Heward博士
邹小兵教授介绍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复杂性和神经多样性,并呼吁大家用更综合全面的观点重新思考和认识孤独症谱系障碍这一群体。

邹小兵教授
宋永宁副教授和易莉研究员分别报告了孤独症儿童对情绪的注意加工和对面孔的视觉注意特征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或可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筛查及诊断中。

宋永宁博士

易莉博士
会议的下午场由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刘培培博士主持。下午场着重关注孤独症疗育技术。Neil Martin博士在演讲中介绍了多种孤独症干预和治疗,在孤独症江湖里有许多非科学的方法,Martin博士告诉大家要谨慎且科学地评估此类治疗方法的原因。

Neil Martin博士
郭延庆教授发表了题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教育干预之纲领》报告,深入阐释孤独症干预的一个根本,两个途径,三个基础,四大拓展,为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更好的发展提供建议。

郭延庆教授
胡晓毅博士介绍了象征游戏干预模式,并运用视频示范这一策略教会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行为和社会性言语发起。国际行为分析师(BCBA)武立女士介绍了自然情境教学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方法策略及具体实施步骤。廖旖旎博士系统的回顾了应用行为分析这一应用科学在我国的使用现状。并介绍如何使用行为技能方法培训家长为儿童开展居家干预。

胡晓毅博士

武立女士

廖旖旎博士
大会于下午六时结束。会议内容紧扣时下孤独症领域热点问题。参与者在会上积极交流研究经验,与专家咨询互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各界人士提供交流机会,合力推进学科领域向前发展并更好服务于广大孤独症人士家庭。

注册处资料准备

开幕式前工作

会务人员引导参会者并发放同声传译设备

会场一角

(右起)李善民教授、William Heward教授和高定国教授

中山大学上午场会议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朱绘霖博士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刘培培博士主持会议下午场

现场同传译员

现场观众

参会人员提问

中山大学孤独症学术研讨会会务工作人员

李桦教授在闭幕式时感谢研讨会会务工作人员
文字:李维佳
摄影:于浥尘 王君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