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
陈施羽:党旗领我去奋斗
陈施羽,汉族,广东茂名人,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在中山大学6年的学习中,她始终牢记着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中共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在本科阶段获得了2018年中山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在迈入研究生阶段,她也不忘继续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工作,发挥心理人的知识力量。

个人事迹
思想上,陈施羽积极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出勤率达100%,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除此之外,她还开展积极的自我学习,关注了《人民日报评论》等时事政治公众号,从网上获取最新时事消息并了解主流价值观,跟进时代潮流,更多地去了解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什么,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发展,从而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与时政结合在一起,不断地巩固自身的党性修养。
工作上,在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她主动担任心理学系兼职辅导员,坚守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党团组织、班长群和宿舍群。作为学生工作和院系之间的重要桥梁,她深知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努力完成老师交付的任务并积极反馈学生意见,如统筹2017级研究生宿舍的集体搬迁活动、负责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志愿者培训工作、共同统筹执行了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毕业典礼顺利进行并获得同学老师们的大力赞扬及书记的认可。其次在2019年4月至今,她还担任2018级专硕班班长,一直投身于群众工作中,特别是在毕业季,积极为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们反馈意见,加强院系和学生的关联。
生活上,在疫情期间,身为心理学系研究生,她勇于担当,坚持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广大群众中,立志用“心”为人民服务,从中认真思考“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在2020年2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自我悲悯干预项目-线上版,通过线上自助的方式帮助受到疫情影响而在家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掌握自悯技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痛苦事件,促进个体心理健康,降低疫情等消极经历的影响。该项目约120人参与,通过每周发放指导干预音频和文字辅助材料,让参与者可以自助进行自悯干预,降低消极情绪,参与者的反馈也表明了线上自助式自悯干预的有效性。自悯干预项目的参与者均表现出自悯水平的提高和抑郁、焦虑、压力情绪的降低。自悯是常见并且重要的心理咨询技能,自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破坏性的害怕、否定与孤立,是让人感到幸福、对生活满意的重要方式。此外,自悯可以让我们即便在困难的时候也能欣赏生活的美,在焦虑不安时得到安抚。线上自助式自悯干预除了其在降低抑郁、焦虑水平等上的有效性外,还有助于个体在疫情期间展开具有高度匿名性和便利性的自助干预,便于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心理服务。在其研究的最后,陈施羽同学还结合网络分析技术,为全面有效评估干预项目提供方法参考与实证支持,促进干预项目评估领域的发展和高效干预项目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