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 心康科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

稿件来源:心理学系公众号 发布人:洪湉湉 编辑:洪湉湉 责任审核人:刘妍 系统审核人:李桦

    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境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必须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专家也表示,人类或将与新冠肺炎病毒长期共存。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居家革命”之后,全国各地高校正在有序地推进学生分批返校。那么在疫情防控措施常态化下,大学生返校复学应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本文将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回答该问题。

 

1认知:合理看待疫情,避免过度恐慌与焦虑。

    疫情期间,相信同学们已养成了每天关注疫情的动态的习惯。虽然我国疫情情防控持续向好,但国际疫情形式仍然较为严峻。网络上各类防疫和健康信息中掺杂着一些贩卖焦虑的文章,而反复阅读此类带有负面情绪色彩的信息容易导致产生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灾难性思维”,造成过度焦虑,可能进而影响对局势的合理认知。虽然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我们保持警觉和调动资源来应对疫情。但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且持久,则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同学们进行自我调适提供参考。

1适度关注

    过度关注疫情信息容易诱发信息焦虑。研究发现,关注负面信息越多,安全感和自尊感越低。可以通过关注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信息,减少接受二手信息,从而减少负面、不准确信息的输入概率,降低不确定和超载信息带来的恐慌和焦虑。同时,尽可能多关注积极的、正面的宣传报道。

2积极接纳

    心理上承认并接纳本次疫情,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重视疫情、积极主动采取防控措施。其次接纳自己面对疫情可能产生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适度的情绪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能使我们对疫情保持警觉,有利于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

3科学认知

    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认为系统全面地学习新冠病毒相关基础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做到心里有底,能更有效地缓解恐慌焦虑情绪。

4认知调整

    避免把注意力放在事件的消极方面,把疫情及疫情带给个人不良后果人为地放大。应当调整对疫情不合理的认知,全面评估疫情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2情绪:察觉情绪、合理调节。

    有学者认为,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大众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居家隔离期间,单调的生活使同学们慢慢对一切失去兴趣,出现无聊、空虚、情绪低落等负面感受;师生交流不便、在家学习效率低打乱了同学们的学习计划而产生焦虑情绪,尤其是毕业班以及有科研任务的同学更是面临较大压力;此外,还有的同学存在想要开学又害怕开学的矛盾、返校途中感染风险的不确定、返校后的各种学业压力。这些也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负面情绪。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将与我们长期共存,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且理解自己的情绪背后的心理需要是长期、常态化抗疫重要一环。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1积极沟通,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地与家人、同学、老师交流与沟通,分享自己的情绪、互相表达关心、交流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帮助我们获得心理能量。

2关注点转移

    疫情防疫常态化提示我们把紧张的防疫工作慢慢过渡到日常卫生保健范畴中,保持恰当的警惕。我们可以把注意力从关注疫情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其他有建设性的工作上以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应对压力的自信。例如,提前制定返校后的学习计划;在网络上寻找资源学习一项技能。

3自助心理疏导

    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学习一些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来缓解情绪紧张,例如,积极联想法、放松训练、正念冥想和书写情绪日志。

4适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政府部门、高校,以及许多专业机构都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服务,必要时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联系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寻求专业帮助。(文末附有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近期安排)

 

3行为:制定计划,掌握节奏。

    在生活节奏方面,调整生物节律,制订生活计划,尽快回归正常生活节奏。本次超长寒假,相信许多同学的生活节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返校前,给自己设置一段过渡期,尽量模拟在校作息规律,坚持有规律的运动。

    在学习规划方面,重新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可以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并利用SMART原则把任务拆分为小目标(例如每日计划)和可实现的行动方案,并根据自己的状态及时调整,完成计划后给自己适当的强化(如言语鼓励、物质奖励等)。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及时调整状态,尽快适应返校复学的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近期咨询安排:

咨询服务对象:

在校全体师生

咨询时间:

个体咨询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00 , 14:00-17:00(周一14:00-17:00为内部业务学习时间,仅接受预约)。

咨询及预约方式:

个体咨询为QQ语音咨询,团体辅导为线上视频辅导。

个体咨询可直接添加各校区心理咨询服务QQ

广州校区南校园:1805272315,

广州校区北校园:2401814853,

广州校区东校园:248850657,

珠 海 校 区:2315600589。

其他相关信息:

(1)需如实提供姓名、学院、学号或职工号、所在校区等基本信息,通过验证后方可进行预约及咨询服务。

(2)危机干预热线(15603068808)仅面向校内师生,提供非工作时间段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3)以上工作安排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需作调整,以最新通知为准。

 

参考材料:

陈翔和胡志斌主编.(2020).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彼得·德鲁克 著, & 齐若兰 译. (2009). 管理的实践(珍藏版)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政府网.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289.htm,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