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专业白皮书

发布人:唐浩洋 系统审核人:潘静

一、专业定位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高素质心理学创新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心理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聚焦“视野广博,专业深厚,创新笃行”的目标要求,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扎实心理学专业基础,了解学科交叉融合、掌握多种研究方法、面向科学前沿、能够引领未来的心理学创新型人才 。

三、培养规格

心理学系本科目前招生专业为“心理学”,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4年。

毕业要求总学分152.5,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47,专业基础课学分29,专业核心课学分32.5,专业实践课学分16,专业选修课学分28。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心理学服务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意识和使命感。

(2)具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自我的基本知识观念、科学和人文素养,关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数学与统计、物理学等领域的思想知识和方法技术。

(3)具备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学科脉络、基础知识、重要理论和主要方法。

(4)具有将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能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5)具有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项目实践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素养、学术沟通技能和英语交流能力。

(6)具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身心健康,个性优良,能够有效面对和解决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与发展中的问题。

四、课程体系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心理学"一个本科专业,除学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外,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人体解剖生理学、大学物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率论与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变态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包括研究方法类课和专业知识类课共70余门。此外,心理学系共开设4门全英课程:认知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障碍、消费心理学,其中认知心理学为必修全英课。

五、师资队伍

目前,心理学科专业教师31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7名、助理教授1名,讲师2名。教师全部获得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学术方向涵盖了心理学各主要领域。其中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人入选省级、校级人才培养计划。全系目前共主持了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6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教学条件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广东省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装配有事件相关电位系统、近红外设备、眼动仪、生理心理记录系统等先进仪器,为认知、社会、情绪、临床心理学等实验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场地和设备。此外,心理学系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了脑功能影像中心,配备3T磁共振系统,用于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中外文心理学专业书籍,以及全国最丰富的心理学外文期刊,其中纸质期刊195余种,电子期刊300余种,涵盖了所有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