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论坛之十四(总第271期):倪士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航(北京大学),2021年6月21日下午
每周论坛之十四(总第271期)
(1)
报告人:倪士光 教授
报告人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报告主题:计量心理学
题目:积极心理计算——积极心理学如何迎接移动社交信息时代?
时间:2021年 6 月 21 日(周一,14:20-15:15)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心理学系(南学院楼C座)305
报告简介:
积极心理计算的研究范式与研究主题,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机器学习早期筛查、抑郁的早期筛选等研究案例,讲述通用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的思路。
报告人简介:
倪士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深圳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幸福标杆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心理计算与严肃游戏实验室PI。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科技的教学研究,在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等心理学期刊以及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Telemedicine and e-Health等信息类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中国积极心理测评手册》等著作。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秘书长兼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积极心理学协会副会长。近三年主持了国家社科重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广东自科面上等纵向以及深圳市委政法委、深圳市教育局等各类课题30多个。
(2)
报告人:张航 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 北京大学
报告主题:认知心理学
题目:归纳的偏误:概率表征中的多峰错觉
时间:2021年 6 月 21 日(周一,15:15-17:30)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心理学系(南学院楼C座)305
报告简介:
知觉、运动、经济、社会等各类决策中都广泛地存在着不确定性。为了作出高效的决策,大脑需要为自身和外部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建立概率模型。这常常意味着要根据过往经历中的有限样本、从无穷多的可能性中选出一种可能,属于没有唯一解的归纳推理问题,需要先验信念或偏见的约束。大脑在表征概率分布时有着怎样的先验信念或偏见?我将介绍我们近期的三项研究,其中我们结合行为实验和计算建模发现了一种反直觉的“多峰错觉”现象。即,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即使真实的概率分布是单峰或均匀分布,人们所表征的分布也似乎是多峰的。我将讨论现象背后可能的认知机制及其对于人类决策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张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2002年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4年在纽约大学心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脑青年学者。担任国际期刊eLife编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认知神经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与类脑计算专委会委员等。张航实验室(“计算与决策实验室”)使用行为实验、计算建模和无创脑成像技术研究人类的感知觉和认知系统中的各类决策问题,致力于理解不同领域的判断和决策背后普适的神经计算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