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论坛之十一(总第192期):潘俊豪(中山大学),2018年12月10日下午
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每周论坛之十一(总第192期)
报告人:潘俊豪副教授,张沥今(本科大四,保研中大),陆嘉琦(本科大四,保研浙大),魏夏琰(本科大四,保研浙大)
报告人单位: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题目: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时间:2018年12月10日 (周一,14:20-16:00)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心理学系(南学院楼C座)305
报告简介:
在心理学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被广泛用于检验潜变量间的因果效应,其估计方法有频率学方法(如,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方法两类。近年来由于贝叶斯统计的流行及其在结构方程建模中易于处理小样本、缺失数据及复杂模型等方面的优势,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发展迅速,但其在国内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不足。本文主要介绍了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基础和优良特性,及几类常用的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现状,旨在为应用研究者介绍新的研究工具。
报告人简介:
潘俊豪,香港中文大学统计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主要研究领域:潜变量模型(例如,潜增长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潜类别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的改进与发展,及其在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等。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详细情况可见:http://www.psy.sysu.edu.cn/ui/teacherview-0-6-7-28.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