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论坛之十(总第251期):罗欢(北京大学),2020年11月16日下午
每周论坛之十 (总第251期)
报告人:罗欢 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报告主题:生物心理学
题目:评估和操纵人脑中多记忆项的工作记忆
时间:2020年 11月16日 (周一,14:20-16:00)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心理学系(南学院楼C座)305
报告简介:
工作记忆(WM)是人类认知的一项核心能力,在人们完成从知觉、注意到决策等诸多任务时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考察了工作记忆的心理和神经机制,但工作记忆中多记忆项及其关系是如何得以保持和巩固的仍不清楚。受我们实验室前期关于视觉注意具备动态特性的研究发现启发,我们假设约百余毫秒级的时间动态进程是工作记忆中存储和操纵多记忆项的适宜时间标尺。本次报告我将展示一些实验证据以支持该假设。此外,我们提出了名为“动态扰动(dynamic perturbation)”的方式以操纵多记忆项的工作记忆。与此同时,我们找到了一个结合短期神经可塑性的神经网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发现。上述研究提示我们,多记忆项并非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存储在人脑神经网络中,而是在一个精细地时间尺度内,通过短期神经可塑性的动态地刷新和重复(replayed)。
报告人简介:
罗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于美国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获得认知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导师为David Poeppel)。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14年12月起加入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视听觉感知、注意和工作记忆中的的动态结构、时间组织及其动态神经机制。这些工作近年来以通讯和senior作者身份发表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PLoS Biology (2010, 2017ab), eLife (2018), Current Biology (2013),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4, 2015), Cerebral Cortex(2019)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世界上六个实验室之一参与高影响力意识研究项目。担任《eLife》、《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编委,担任《Progress in Neurobiology》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