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心行动

传承五四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稿件来源:心理学系公众号 发布人:洪湉湉 编辑:洪湉湉 责任审核人:刘妍 系统审核人:李桦

        2021年4月20日晚,中山大学心理学系2020学年青马学堂第四次理论课在系楼305课室举行。本次课程邀请了中山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王俊樟同学作为分享人,青马学堂全体学员参加课程。
 

“”
*王俊樟,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现任中山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01 支教初心

        王俊樟同学首先回顾了自己踏上支教之路的初心。

        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本科专业知识学习与城乡调研经历、支教团前辈们的影响以及个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抱负,让他坚定地选择踏上支教之路。一直以来,他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嘱托--“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份沉甸甸的奉献热忱,让在场的青马学子深刻地理解到:作为青年,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懂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02 支教生活

        在分享了支教初心后,王俊樟同学也为青马学子介绍了中山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人员组成和基本工作开展情况。

        中山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用心专注教书育人,尽心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关怀,让支教事业更有一份温度。

        授课之余,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一对一”助学项目、“青翼计划”藏粤青少年文化交流行、“博物馆进校园”主题活动,“逸仙·润苗计划”......四海之下,行者无界;众生之上,唯爱无疆。跨越千里的点滴爱心,终会汇聚为支撑学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汪洋大海。

 

“”

 

 03 支教感悟

        王俊樟同学在分享时提到,从学生身份向支教老师的转变,陌生的环境与工作内容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但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他最大的感触与收获,也是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形式。支教不仅是育人的过程,也是育己的过程。

        作为中大学子,在支教过程中,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校“十二字”培养方针的滋养与浸润,以及中大校友们浓厚的家国情与对母校的热爱。

 

04 分享交流

        在自由交流环节,有一位同学问道:“在物质相对不再匮乏的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还能为西部的学生们做些什么?”王俊樟同学围绕“关键不在于如何改变学生,而在于如何影响学生”,分享了支教时以“中大人”的身份,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教育学生的故事。

 

“”

       

        王家新先生曾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第4次理论课至此圆满落下帷幕。期待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帮助树立正确理想,明确个人目标,在不远的将来散作满天星际,点亮一处家国,服务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