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论坛 | 网络传播原理与信息人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心理学应用

网络传播原理与信息人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心理学应用

报告人   :何凌南  硕士生导师

报告单位: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报告时间:2024年3月11日14:20-16:00

报告地点:心理学系305


讲座简介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信息互动成为一类重要行为模式。对应的“信息人格”即是指个体面对信息时,个体主要外在行为模式对应的内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结构。其内在结构及有效测量,成为数字智能时代下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规律的重要问题。要如何解读信息人格,首先需要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已经人是如何与信息互动。对于人与信息的互动,不同学科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如传播学中的“媒介素养”、心理学的“认知闭合”和信息情报科学的“信息行为”等,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或聚焦在外显行为分类、或强调信息需求的单一方面,尚未能如经典人格理论一样对个体内在行为情绪和心理特征做出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刻画,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大五人格和信息使用行为的“信息人格”理论框架,并做了一定实证验证,希望为人工智能时代研究人机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工具。


报告人简介

     何凌南,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海外舆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舆情大数据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高校网络舆情分析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仿真学会人工社会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风险、医学人文心理、人工智能心理等。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以及腾讯、字节跳动等长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