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12月13日上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青马学堂学员和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前往黄埔军校旧址校本部参观。活动由心理学系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王李领队,党委学生工作部陈保瑜老师参加活动。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他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一所是“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一所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活动期间,同学们参观了黄埔军校原貌还原展览,了解黄埔军校学员刻苦律己的学习生活;参观了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油画展,瞻仰革命前辈的英姿;参观黄埔军校史迹展,重走烽火岁月的道路。

青马学堂学员及学生党员在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合影
刻苦律己 保家卫国
黄埔军校原貌还原展示厅,还原了学生宿舍、食堂、自习室、图书馆等黄埔军校学员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木板床只有一匹白布为床单,生活用品只有脸盆、毛巾、漱口杯,自习室和图书馆只有简单的木桌木椅。军校纪律严明,墙上贴着早上5点起床训练的规定。同学们纷纷感慨,“革命理想高于天”。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随后,同学们参观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油画展。展馆中陈列了黄埔军校中的中共党员老师和学员的油画画像,包括周恩来、廖仲恺、郭沫若、赵一曼等。画家笔下的革命前辈形象饱满,神情中显现的坚定与决心跃然纸上,给参观学员直击心灵的感受。现场学员们积极分享参观体会和革命故事,激励了自己继承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道阻且长 砥砺前行
最后,同学们还前往参观了黄埔军校史迹展,重温黄埔军校的历史岁月。在第一部分“黄埔岁月”,了解了办校宗旨、风云人物;在第二部分“军校变迁”,了解了迁址与分校建立;在第三部分“情系黄埔”,了解了军校学子的家国情怀。短暂的20余分钟,同学们走过了1924-1949年黄埔军校的历史时光,对黄埔学子以民族、国家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有了深刻的体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作为当代青年,缅怀革命先辈,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中砥砺前行。
部分同学观后感
李良芳(博士 正式党员)
本次参观学习,让我们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不仅仅开阔了眼见,爱国主义之情也因此剧增。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因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要始终铭记先烈们的伟大贡献。
身处幸福的时代,我们更要发奋图强,铭记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嘱咐,以饱满的活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我的力量。
谭惠心(17级 预备党员)
今日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无需被战火所纷扰,无需被饥荒所困扰,无需因贫困而担忧。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每一步,背后都是这些战士们义愤填膺,义勇前进一步一步开拓出来的。是他们昨日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生活的舒适。我想,无论生活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应该感恩一切,感恩国家,感恩先辈。
迈出黄埔军校的时候,我脚下的步伐异常坚定,因为此时的我心怀理想,要像这些学生一样,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王 欣(18级 正式党员)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享受的同时,也应满怀敬意,牢记历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富强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更加繁荣中国。
李雨斯(18级 预备党员)
或许建筑笼上的庄严色彩背后是那段辉煌而为大的历史,浓厚的英雄气息仍在流淌。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