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
2020的小可爱,小板凳搬起来!
如果人生是一首诗, 那么青春就是诗中诗。
欢迎你加入中大心理系,我们无比欢喜,谨以此篇送给可爱的你,它寄托了19级学长学姐们满满的祝福与期待,希望能对你的学习与生活有所助益。
“心理学能给予大部分人的礼物,大概就是让自己变得更通透,更轻松,在以后的各种社会竞争压力中,依然能保持自我,积极寻找生活的意义。而这一点,就足够让一个人获得更舒畅,更幸福。” ——曾子敬
学习适应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事。然而大学的学习节奏与中学天差地别。关于这点,学长学姐们可有的聊了。
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走出的最有意义的一步就是脱离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保持正常、健康的父母依恋,怀有适当的自尊和自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和自律。清楚自己的学习动机,入学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立下一个可行的目标,并不断为目标而奋斗。在遇到如学习方面的困难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听取教师、同伴、家庭的积极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参加一些有益学习的活动,在和朋友的交流中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提高自己对环境和教学方式的适应能力,这对学习适应也有正向影响。
各阶段的学习目标
随着学业层次的提升, 学习适应的方面也会发生较大变化。通常, 大一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方式, 大二是对专业课程的适应, 大三是对前途规划与学业的协调, 大四是对进入社会前与学校最后的学习接洽的适应。各个阶段的学习适应状况不同,也就意味着每个阶段的学习动机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每个阶段学生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重新确立学习目标使自己产生学习兴趣, 端正学习态度, 否则就会影响学习适应,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建议来源:奉秋莲、李彦垚
人际适应
有人说,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大学尤为如此。在大学这个社会中我们应如何与同学交往,学长学姐也给出了建议。
人际交往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科技因素。自身因素:部分学生可能会缺乏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从而与共同生活的同学产生摩擦。也有同学因为自身性格原因,不能与其它同学融入。家庭因素:新生在入学之后有可能会接受一番新观念的洗礼,而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停留在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上,新观念的洗礼会使得新生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茫然、疑惑、混乱的心理,甚至产生心理失衡。科技因素:在手机媒介环境下,开放的交流使人能够更便捷地从外部获得信息能量,封闭地自我相处越来越缺乏,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开放环境将人们淹没,在满足自我的需要占上风时,人们对封闭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且,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在大量不良信息的多次强化暗示下,新生的心理难免产生阴暗面。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学会与人交往。我们在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处事、平等交流等原则,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与原则。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却也不是不可调节。我们应该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双方的沟通才会更有效顺畅。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也可以表现出对对方的重视,赢得对方的好感。第三,我们要学会表达。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一味被动的等待他人安排,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只有自己主动的表达,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重视。
建议来源:古兴华、杨晓妮
生活适应
生活是一种态度,迈入大学的你将以何种姿态迎接它?且看一看学长学姐们给出的生活建议。
如何融入宿舍生活?
加入宿舍后,选定舍长,制定舍规,与室友统一作息时间,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给予包容和理解,不搞“小团体”;不侵犯室友的隐私,尽量不触碰舍友底线;积极参加宿舍集体活动;维护共同的生活环境;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与夸奖;积极沟通,用合理的方式解决日常矛盾。
如何正确对待社团活动?
积极参加班级、社团等集体活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一到两个社团,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在班级、社团活动中主动与他人沟通,不要过分担心自己与其他同学存在的种种差异,主动参与,学会分享。彼此多一些沟通、谅解,少一些埋怨、猜疑。要相互尊重,多看别人的优点,诚心地对待别人。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学生干部?
主动承担责任,制定计划,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在班级或其他学生组织中,应积极承担工作,积极思考帮助集体更好地发展的方法;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老师、朋友、师兄师姐的帮助,多方面整合资源,提高自己的效率;保有热情、乐观的态度。
建议来源:吴宇欣、徐梦昊
其他问题
至此,你阅读了学长学姐们给出的许多建议,这些建议一定程度上会对你有所帮助。然而人生难以预测,永远会有新问题出现;你只有直面并解决它们,才可能走得长远,无愧此生。
身份与自我认同的问题
新成年人对于世界的幻灭感油然而生,这对于过渡时期的社会性格形成挑战更如烈火烹油。就社会压力角度而言,就业压力使得新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父母的期望专业与自己心仪专业的左右为难,理想专业与调剂专业的不甘,专业幻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对新生往往造成极大压力,这使得身份困境更深一层。
社交与生活节奏的问题
大学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在高中,你们没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全心全意只为一个好的高考成绩,一份好的学习结果;但是,当你进入大学,就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在这里,绩点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人际社交、平衡生活节奏也成为了生活的挑战。
建议来源:王俊喜、杨心颖
欢迎加入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你揣着希望来到此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的光。
九月、成长、木棉花,以及一颗雀跃的心。我们有许多话对你讲,请静静地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