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论坛之四(总第261期):陈安涛(西南大学),2021年3月22日下午
每周论坛之四(总第261期)
报告人:陈安涛 教授
报告人单位:西南大学
报告主题:认知心理学
题目:自我参照加工及其对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
时间:2021年3月22日 (周一,14:20-17:00)
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心理学系(南学院楼C座)305
报告简介:
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自我”。个体的思考和情感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因此人类在处理自我相关的信息时普遍表现出自我参照偏向:同样的信息,当它们与自我相关时(相对于与自我无关时),在心理加工中具有优势。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人类各种认知能力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信息暂时存贮且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的平台。通过刺激材料、实验任务和数据分析上的创新性工作,报告人带领的研究团队研究了自我在认知活动中的锚定作用,发现工作记忆存在自我参照优势并较为全面地调查了这种优势的神经机制。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大脑理性的认知控制系统仍然会受到自我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认知个性化的机制。
报告人简介:
陈安涛,博士,西南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朱智贤心理学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与会议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首席专家,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心理学学会副理事长。S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中文核心期刊《心理科学》编委。通过范式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在注意和认知控制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作为责任作者(通讯或第一)在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5.84), Science Bulletin(影响因子9.55)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以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和《中国科学》、《心理学报》等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